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

聶雲 讓小孩盡情Play的美國派


看聶雲帶著老婆跟兩個小孩走童裝秀,覺得又是一個藝人想當星爸罷了。但他卻有一套美國式的想法:這個工作剛好可以陪著家人,而四歲多跟一歲多的孩子,就是出來跟父母一起玩。玩就是「玩」,不需要從玩中刻意去「學」一些技能,重點在於「體驗」。他認為提早體驗多接觸不同事物,對未來的成長一定有幫助。講英文也是Play,走秀也是在Play。只要幫寶貝綁好護具,連溜冰摔倒,都是一種好玩的體驗。


跟聶雲還有他太太 Judy打過招呼,四歲的聶磊主動叫我叔叔後,便自顧自的在旁玩球。聶雲開場白就說,「我們就放哥哥去玩吧!小孩有時間就是要玩!」小學就跟著家人到了美國的聶雲,教養方式一副美國派的風格,「在美國,唸到高中,都是下午兩點就放學了!課堂上花的時間一定比課外來的少,學校也不會剝奪學生玩的時間。難道這樣,就教不出優秀的下一代嗎?」顯然對於台灣注重在課堂「上課」的教育方式不認同。

●開發腦力 看圖片不如玩耍

自己從小學開始受美國教育,聶雲覺得台灣的小孩太可憐,背負太多父母給予的期待,上整天課不夠,還要接受課後輔導學才藝:「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因為父母不會特殊才藝,導致的一種補償心理?」他對於時下所謂「看圖片就可以讓小孩腦力開發」的教育方式很不以為然。「那只是圖片,又不是真實的事物。」聶雲認為小孩的感官是多元的,這樣等於剝奪了小孩體驗、感受的機會。

聶雲剛當爸爸時,也曾聽信很多專家的說法,以為看書看圖片可以刺激腦力,最後他回想起自己過去受教育的方式,認知到任何教材都比不上真實體驗,領悟過後便開始帶兩個小孩去看動物、去溜冰、去釣魚、去踩沙灘,「有什麼圖片,可以取代沙子在趾間透過的感覺?」

聶雲不認為這樣會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,他覺得現在台灣太多的父母過度緊張,「幼稚園就可以把九九乘法表背到7?太誇張了吧!」上了一年多幼稚園的聶磊,是在大直一帶相當出名的「耶魯特幼兒學校」,這間幼稚園在附近媽媽們的心中很「貴族」,有漂亮的園區外觀,教學方面以雙語著稱。種種的優點對聶雲來說一點都不重要!選擇這間幼稚園的原因,只是因為離家最近,下課可以馬上帶小孩回家玩。

●營造英文環境

太太Judy唸完國中後即赴美,倆夫妻同樣受的是美國教育,因此也希望自己小孩能接受到美國教育的方式。聶雲認為小孩一定要有競爭力,但這不是成績要多好,「你想一想當初在學校裏學的科目有多少用得到?一定就是英文!我覺得自己只需要多注意兩件事:英文,以及開發小孩喜歡的才藝就好。」

說到英文,聶雲跟Judy自然是得天獨厚,他們表示,其實只要在說話當中把一些簡單的英文夾雜進去,不太需要擔心小孩聽不聽得懂,這就是營造一個環境。我們聊到一半,一歲的聶岩被媽媽抱起來準備化妝,卻不小心撞到鼻子哭了出來,氣氛有點凝結,一堆大人手忙腳亂的哄了半天,好不容易平靜下來,聶磊卻突然快速衝過來,彷彿要爭寵般的攪局,說著要喝「Juice」,接著抱著爸爸不放。這時候Judy的口頭禪第一次出現了:「Calm Down!」,這就是聶磊最常從媽媽這兒學到的英文。

Judy說,其實哥哥真的很沒有危機意識,有時候玩得太瘋,甚至還在大賣場跟父母捉迷藏,所以要一直叫他「Calm Down不管有沒有用,這已經變成媽媽的口頭禪了。就像採訪這天既走秀又拍照的,還去溜冰,聶雲常常大而化之的狀況下,也都是Judy在細心呵護小聶岩,換穿衣服一堆雜事也都是媽媽在處理。
三個男生在溜冰場上的時候,Judy 就站在場邊,不放心的遠遠看著他們。

●用說管教 一起關廁所

採訪拍照這一整天下來,聶磊完全不鬧情緒,原本被攝影說小時候曾經「很難控制」的他,現在看來也變得太乖了吧!其實聶磊也有鬧情緒的時候,假如在外面鬧得太過份,爸爸會跟聶磊說:「面壁!」,假如還是無效,「關廁所」是最後的手段,不過這可不是真的把小孩鎖起來,而是讓他冷靜下來,爸爸也跟他一起進去好好的溝通。聶雲表示,其實他管教小孩還是用說明的方式,不會直接打罵,「玩樂與自由的另一面,就是要有規矩,必須讓小孩先清楚這個部分。」

別看聶雲平日活動頗多,對於花在小孩的心思上,他可沒少過。有時候兩場記者會中間,他會趁空檔溜回家。「安親班跟學校是負責小孩的某一部份,像是課業。但是人格養成與生活體驗的部分,就是家庭的責任了!不可以推給學校或老師!」聶雲至少提醒了我們,忙爸爸也可以當個好爸爸,找機會多多陪伴他們,或許你會發現,自己也需要跟他們一起盡情的玩!


聶雲 天蠍
Judy 巨蟹
聶磊 四歲 巨蟹
聶岩 一歲 雙魚

刊登媒體:《蘋果日報 我的寶貝》日期:2008/04/28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